阿里双十二责任重大:需要做好什么准备?

信息来源:互联网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4-12-12 15:41:09

双十一的喧嚣之后,紧随其后是针对淘宝C店的双十二。主角由双十一的品牌商变为中小C店运营者,而营销策略也由价格战变为个性化产品服务。而其他电商平台也纷纷借势双十二大做营销文章,随着双十二的电商节的成熟,阿里也迎来自身的重大转折。

  平衡B店与C店

淘宝卖家与天猫卖家矛盾由来已久,淘宝800万卖家构成超大品类电商平台,淘宝网也成为整个阿里系的流量池。天猫也正是靠淘宝的输血有如此规模。

  随着天猫的发展,而由此也给淘宝卖家赋予了悲情身份:貌似只为天猫输出流量,却未见到阿里的资源型倾斜。

尤其双十一前后,铁哥曾向不同行业C店主打听,在双十一前一周到十一月底前流量都非常差。双十一已经最大限度吸引了用户的购买欲,C店是吃亏的。而双十二购物节,某种程度上将阿里资源倾斜于C店,以此来补偿店主受伤的心灵。

  而之所以将日期定在双十二,同样也是给店家机会在年底能清下库存,以备来年。淘宝的800万C店是淘宝整个生态的基础,也是阿里区别其他电商的最有利屏障。而对手腾讯京东已经推出微店等产品试图去拉拢貌似被阿里忽视的C店,有双十二淘宝的流量等方面的倾斜性配合,使C店在试图“出淘”之时要三思而为。

  既巩固其生态基础,又阻击对手的挖角,还打造购物节,阿里此举一石三鸟。

  价格战转个性战

双十一期间马云现身,对目前以降价为主要手段的促销方式表达了担忧。国内发展了十几年的电商,价格战一直都是主要的获取用户方式。

而此次双十二未放弃价格战,但已经降低了价格的权重,主打的则是全品来。淘宝与天猫不同点在于,天猫往往是品牌商,以标品为主,而淘宝则充满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,涵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,符合淘宝所打造的“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“概念。

从各地特产到家政服务再到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种种产品。天猫是卖货,而双十二更多强调是卖服务。以全品来的产品以及服务来提高用户的粘性以及认可度,尤其此次加入的众多以家政为代表的各种服务,都是极具用户粘性的产品。

牛赛网络 www.NiuSai.net

 1/2    1 2 下一页 尾页

展开